白驹过隙,一周的夏令营时光转瞬即逝。7月21日,夏令营闭营那天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大的一场暴雨,一洗前些日子的酷暑,随着冲走的是夏令营那些美好的时光,将被封尘在生命最美妙的角落里。由于大雨的缘故,笔者没能参加夏令营的联欢晚会,今天写这篇手记之余不由得悔恨起来,也倍加觉得认真的把这一周的采访心情稽成文字于笔者的重要性。留下那些片段容得下以后去重新体会这些感悟和思考,亦或者会羞于现在自己思想之稚嫩,亦或者能带给未来一些启发。
7月15日 第一天 天气 晴
这天是2012年全国物理学科夏令营营员报道的日子。记得最初被安排在物理学院的时候还有些不乐意,毕竟比起玉泉校区采编的近在眼前,中关村的采访可谓是远在天边。拿到物理学院那边发来的议程,和其他记者团的朋友一比,还添加了许多快意。物理学院议程中参观各种实验室是最让笔者兴奋的,比起其他学院千百场的讲座安排而已,物理学院的议程就活泼了许多。
笔者大概是早晨9:30抵达的中关村园区,到达物理学院的报名现场引入眼帘的是一片蓝色,后来知道这就是营服。坐在报名台招呼的是志愿者和学院老师,他们对于笔者的“不请自来之访”显得陌生,推推拖拖都不愿意接受采访,最后志愿者的“头儿”郝雷首当其冲,接受了笔者的一些问题。就这么认得了夏令营的第一个人,郝雷在之后的采访中给笔者了许多帮助,于此表示感谢。
也是郝雷,把我领到了报道营员的宿舍,我就在狭窄的楼道里开始了与新营员的第一次对话。大概也是不习惯,被采访到的同学首先都是吃惊的表情,应该只有科苑的夏令营专门安排了一个跟班记者吧!有些同学渐入佳境,开始畅聊起来,什么中微子θ13实验,凝聚态这些笔者从未耳闻的词语高频率的蹦了出来,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还记录不下来,都不知道字儿怎么写,都是边采变请教。对于这些专业问题,笔者没有追问下去,真是怕追问下去会显得稚嫩,自己也知道肯定是流失了很多很好的新闻素材,但又无可奈何,还真是尝到了当科学记者的苦头。
其实,事后也挺懊悔的,没有追问对于记者而言真是“玩忽职守”,面对学生都丧失了追问能力,那面对科学家呢岂不是完全是三岁小孩儿,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这绝对不是一个科学记者的职业操守啊。
第一天的采访就在关于科学记者素质的思考中结束了,渐渐的开始喜欢上这样的采访活动。
7月16日 第二天 天气 晴
开营仪式放在这一天,时间很紧凑,没有领导讲话的连篇累牍,句句都切中要害,笔者最是喜欢这样的会议,不会烦闷。晚上马石庄院长给同学做了题为《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的讲演,笔者在科苑混了一年了,也是第一次听马院长的这个演讲,颇感震撼,在场也是笑声、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马院长的机智活泼,严肃中带有的幽默,演讲故事时候的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征服了现场的听众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采访中,乃至最后闭营仪式的学生代表发言都不忘提及这场演讲,笔者想,马院长对于人生的这些感悟一定能给学生们一些体会,而且肯定无比的珍贵。
讲座后,笔者采访了一名赵姓的同学,赵同学谈到了对马院长讲座以及对科苑气氛的欣赏,他用“低调但有实力”形容了科苑给他的感受。特别以开营仪式里的议程之一——授旗仪式为例,说科苑的授旗仪式少了其他高校的华丽,但是却感受得到科苑师生对于夏令营的重视。
笔者想,要是没有这位赵同学的点悟,身为“林中鸟”的自己大概几年也不会明白科学院“低调的华丽”这种严谨踏实的为学精神吧。所以,反观局外人的态度显得多么的重要,不然自己有可能就错失了科苑最可贵的一面。
7月16日 第三天 天气 晴
今天,是物理夏令营三天参观院所的第一天,笔者选择了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做采访对象。缘由很简单,“工程热物理”,听上去煞是新鲜,字儿都认得,但是凑在一起就陌生了。后来知道了,工程热物理是通过研究能量以热形式转化规律,以此解决能源效率等问题学科,算是笔者的一笔收获。
当然,收获最大的是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实验平台参观的感悟。在第一个“热循环、HAT循环”平台面前,笔者听了徐震老师的介绍,第一次发现科学离自己那么的遥远,自己真是完全丧失了评价的能力,有些紧张了。
后来同学和徐老师讨论之余,反倒是给了笔者一些“安慰”,发现原来物理学科同学追问的问题也并不是高深莫测,跟着这些问题,自己终于也对这些装置了解大概。虽说讲不出细节和原理,但是领会到了实验设备的目的和实际意义。
另外一个体会是想起了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系李大光老师在某篇文章中形容“科学和科学之间本身就是孤岛”,专业知识的细致划分,使得物理学科的专家在化学学科专家面前一无所知,科学专业之间形成了孤岛。不但大学科之间是孤岛,同一学科不同领域方向也是孤岛,今天笔者算是见识了这些孤岛。物理学科的学生即使面对不属于自己领域方向的物理问题也会疑问重重,看来“孤岛效应”还真是值得科学传播者们去探讨的一个问题。或者,公众理解科学中的“公众”又到底是谁,怎么去解决这一些问题或许都是这个专业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
7月17日 第四天 天气 晴
这天的议程是笔者最为期待的,因为可以到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去实地参观。大概驱车两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兴隆观测站。观测站位于河北兴隆县,与北京城直线距离110米的一个海拔900多米的小山头上,出于这个地区云量分布少、夜天光条件好、远离城市灯光,加上山体高山顶平等原因被选为了良好的观测站。在观测站上,笔者参观到了中国第二大的通用式望远镜2.16米望远镜以及全球最为先进的光谱式望远镜LAMOST。
收获之一便在于补充了自己天文知识的空白;收获之二,也体会到科研工作者的艰辛,当然还有那些为科研工作后勤人员的艰辛,食堂的师傅为保证天文站的伙食供应,必须隔三两天就到离观测站15公里的地点采购食物,要是遇到大型的接待,得从早上六点就忙活到中午,实属不易啊。
收获最大的是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向笔者讲述了目前天文学在国内的处境,公众不理解天文学的情况。从鸦片战争以来,国人落后挨打,发展技术经济的愿望伴随着国民近现代历史,为实现民族复兴,技术发展被放在第一位,实用主义成为衡量一切价值大小的标准。不光是天文学,很多理论学科,由于远离衣食住行,往往不被理解,乃至于认为其的存在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是鸿沟,现实与理想的鸿沟,公众与科学的鸿沟,精神与物质的鸿沟。所有这一切鸿沟不应当只是被动的等待着历史的车轮去填满,而应当依靠教育者、传播者们的努力,去唤醒社会对于实用主义的反思,对远离物质生活学科的关注。
7月18日 第五天 天气 晴
这几天早晨得早起搭将近1小时的公交到中关村,昨天去天文台来回五个小时的折腾,加上半夜赶稿,连续几天确实有些疲倦。开始对报道丧失了热情,主要是疲乏所致,但还是不得不赶到中关村,与营员们参观理论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为营员们播放了第一任所长彭桓武院士的视频让笔者感触颇多。主持人问彭老为什么要把一百万捐出去,彭老答曰:“这钱对我没什么用,我现在吃两个鸡蛋都不让吃,留着没有”。一下子想到了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坦荡。确实是兴趣所致,为科学献身,彭老身上的精神真是让人感动。忽然也妄想起来,要是自己是主持人该多好,能与这样的人畅谈一番,不知道人生会多么的豁然开朗。
一位好的导师终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很多营员们都向笔者谈到自己来访科苑最大的收获在于看到很多科研工作者为科学奉献的精神。不矫揉造作,没有蓄意的夸张美化,精神只能是眉宇、言辞、行为的自然流露,真真切切,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一旦被试穿,只能被观众唾弃。科苑的老师们是这样的,想起来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聂超群老师,演讲完毕语曰:“我不要掌声,我要你们的问题”,这份精神又怎么能不受到当代大学生朋友们的珍视呢?
7月19日 第六天 天气 闷热
在校写稿件,错过与营员们共游紫禁城之乐,倍感遗憾。一天的休息,也算是舒减了前些日子的疲倦,看到营员们畅游紫禁发回的照片,笔者也挺满足。
7月20日 第七天 天气 暴雨
下午赶到中关村时,笔者成了落汤鸡。看到很多营员、老师们都卷着裤脚,鞋子也湿漉漉的,都和笔者一样被大雨浇过了。昨天暗黄色的天空加上闷热的天气似乎都预示着这场暴雨的来袭,只是也大得离奇,从早到晚都没停歇。两点钟,闭营仪式还是准时开始,老师来的非常多,基本把中关村教学楼S101大教室的前排都填满了,我们形容这是“湿”情画意的日子,大雨给同学们最后的洗礼。闭营仪式依旧紧凑,领导老师发言都言简意赅,没有半点的拖沓,学生代表的发言智趣诙谐,颁发结业证的紧张兴奋,收旗仪式依旧的低调华丽……这一切的一切终将定格成回忆——我与2012年物理夏令营美好的回忆。
七天,从初识到了解,到最后的依依不舍,我和我的心情,以及那些我认得的,或许还有认得我的夏令营的朋友们陪伴着我的这一周。虽然,笔者一直算是夏令营的“局外人”,但是自己投入了热情去观察这七天发生的一切,才倍加觉得这一切可贵与珍惜。
采访回来,独自走在暴雨中,完全听不清周围的声音,只有雨声和思绪,夹杂着一丝丝的留恋与我在小小的伞下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