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主办、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联席会暨第三届中国商学院院长TOP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商学院与企业的全面融合”为主题,旨在积极探索商学院如何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商学院的合作等问题,吸引了国内著名大学商学院院长及知名企业家等近300人参会。全国MBA教指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美铝基金会、中国MBA/EMBA同学会、《管理评论》杂志社对论坛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凤凰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新闻社、搜狐、网易、中国MBA教育网等近二十家媒体到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寿阳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常务副校长徐惠彬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先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杨列勋处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苏桂锋副主任、中国MBA/EMBA同学会荣誉主席罗文钰先生、美铝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陈锦亚先生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寿阳主持论坛
吴岳良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先致辞,欢迎与会商学院院长与企业家的到来,并指出了商学院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希望本届论坛能就商学院与企业合作如何在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岳良致辞
徐惠彬院士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致辞祝贺论坛的召开。面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徐惠彬认为,大学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办学方向,在产学研合作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徐惠彬院士希望本次论坛的与会院长与企业家通过沟通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常务副校长徐惠彬致辞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先生在讲话中提出,要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学。成思危简要解释了他提出来的包括管理哲学、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的管理实践在内的三角形结构,认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加强联系,希望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并在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推进中国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再创新,创立中国式的管理科学理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讲话
杨列勋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讲话,表示愿意跟在座的院长们、企业家们一起推进中国的管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支撑、引领管理创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杨列勋讲话
苏桂锋代表国资委新闻中心讲话,认为商学院通过与企业进一步深度融合,了解企业的真正目标需求,可以为企业量身打造各类的急需人才,从而最终实现学院与企业的良性合作,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苏桂锋同时表示,国资委新闻中心将在人才强企、院企合作、加强交流等方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资委新闻中心苏桂锋讲话
陈锦亚代表美铝公司和美铝基金会讲话。陈锦亚认为,商学院是培养管理人才的摇篮之一,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题之一,探讨两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找出一条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之路,是非常必要的。
 美铝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陈锦亚讲话
罗文钰代表中国MBA/EMBA同学会致辞,他的发言围绕商学院与企业全面融合的主题,就创新创业、企业社会责任、技术转移等话题阐述了个人观点,希望引起与会人员更多的思考。
 中国MBA/EMBA同学会荣誉主席罗文钰讲话
在主题讲演环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韩国首尔大学管理学教授、韩国学术团体联合会会长赵东成,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孙选中,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教授尤建新,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林左鸣的发言主题是“经济转型升级与商学院人才培养”。他从经济价值转型升级、市场形态转型升级、商学院人才培养的角度,与在场的商学院院长和企业家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发言
宋志平在发言中,以自身为例,讲述了商学院对企业提供的帮助,同时也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商学院做了描述,并对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发言
张玉利以“实践导向培养模式的探索”为题,介绍了南开大学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的创新性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