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教授将个人的命运紧紧融入到国家改革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已经在美国做到讲席教授位置,在伯乐成思危副委员长的鼓励下回国推进管理科学的建设,开发征信系统,引入大数据应用,为国务院建言献策促进社会发展,他的贡献镌刻在国家发展的史册上,他就是国务院参事、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他的人生经历是对“听党号召,与国同进”最生动的诠释。
成思危全球奖评奖委员会主席陈昌智为石勇教授颁奖
一、社会为学校 逆境炼英才
石教授生于1956年,祖籍湖南,在四川长大,他的父亲参加刘邓大军解放全中国,他从小随姥姥生活,听着蜀汉名将赵云、太平天国英雄石达开、开国元帅陈毅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身为军人的父亲也常教导他要爱党爱国、报效社会,红色的种子在幼年时代便已生根发芽。
由于文革影响,石教授小学毕业后便进入工厂锻炼,与工农阶级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劳动之余他还写过小小说,讲述自己和工农的感情。“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但是老师同学们都很积极,都想长大为国家做事”。高中毕业后,由于大学还没有恢复,他做过烟囱修理工、小学代课老师、街道团总支副书记,直至1975年邓小平同志号召“抓革命促生产”,他进入石油机械工厂工作了三年,在艰苦的环境中他时刻保持乐观,坚持学习。
“我们那一代人就是想给国家造原子弹氢弹,就是想学好数理化”。1978年恢复高考后,石教授被西南石油大学数学系录取,在大学里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在大二就独立证明了模糊数学的两个重要定理。
二、孜孜以求学问路,拳拳报国赤子情
石教授被公派到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怀揣着国家给的两万美金,决心要在美国闯出一番天地。他选择了国家战略所需的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系统专业,由于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争取到了美国教授的资助,弥补了学费不足。他通过背报纸、查字典、与外国同学合住等方式半年内就扫清了语言障碍。后来在导师的指点下,他在多目标多资源水平线性规划问题上取得了良好成果,于1991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科研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商务智能一步步做到大数据分析。
“大家可能体会不到,我们这一代人有多深的爱国情结”。石教授去美国时用针线筒装了家乡的一抔土,寄予了无限的乡思。毕业后的八年他从助理教授成为了正教授、讲席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创办了国际期刊并主办多场学术会议,在美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家号召留学生回国。1994年,石教授应邀参加中国青年管理学者研讨会,得知管理学家、时任化工部副部长的成思危先生准备在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组建管理学部,决心协助成先生进行这一国家亟需的工作,于是他寒暑假往返于中美之间,直到1996年正式成立。
成思危访问石勇工作的内布拉斯大学,鼓励石勇回国服务
三、征信系统筑基石,为国献策促发展
1999年石教授获得了自然基金会管理学部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管理学部主任的成思危先生去美国了解获奖学者的科研工作时,向他展示了自己所做的信用评分系统,成先生敏感地意识到:中国需要征信系统,这是社会经济健康稳定持久发展的基石,于是他对石勇夫人说:石勇做的工作对中国的未来很重要,希望她能同意他回国第二次创业。第二年成先生访美再次接见石教授时,讲述了他的学术蓝图:他已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虚拟经济的学科概念,希望石教授运用大数据协助他进行这一超前研究,并鼓励石教授把美国先进的研究方法引进中国,从数据中间寻找知识。这正是石教授等待的时机,他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了。2004年石教授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2007年协助成先生创建了“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中心”,比美国早五年,致使我国在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石勇陪同成思危访美
“新管理学=现实+数据+大模型+应用。”石教授不懈努力,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实践应用中推动了管理科学的智能化和交叉发展。他参与重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并担任两届秘书长和理事长,推动中国管理科学界与国际接轨。他积极参与管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为中国管理科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石教授心系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作为国务院参事,他深入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他提出的“给自主创业企业三年免税”的政策建议,为创业者铺路;他积极推动“东数西算”战略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石勇陪同成思危访美国耶鲁大学
四、言传身教育才 精神传承不息
2006年人民银行委托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中心进行全国个人征信评分系统的开发,石教授深知:“中国发展的方向是信用社会,要做出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才可能有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一年就完成了全国个人征信评分系统的开发(简称中国评分),共使用了400多个参数,经两年测试,较美国评分精度高出1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也因此于2021年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恩格尔教授一起获得了成思危基金颁发的“成思危虚拟经济全球奖”。他感慨地回忆道:“斯人已逝,但成先生的报国为民、高瞻远瞩、爱惜人才的大师风范仍在影响着我。在研究期间,成先生每周都来听取团队汇报,给予指导。他指出中国模型与美国不同,变量也应增加。他提出战略性建议后,仍然尊重我们的自主性。最终这个成果成为中国金融系统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工程,加速了中国信用社会的建设进程。
成思危、戴根友(人民银行征信局长兼征信中心主任)、石勇
在人民大会堂讨论“全国个人征信系统”项目进展
成先生把中国的管理科学带到了一个新高度,他在中国创建了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管理科学部,这连美国都没有。他基于复杂科学创建了虚拟经济学,他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看社会科学的问题,这一大贡献,全球都是承认的。当你在研究一个事物的这点跟成先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工作的经历,以及他在国外的学习经历都有关系。他善于考虑问题、观察问题,绝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当他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工具不同,经常会对一个学科产生颠覆性的变化,他能够从不同事物的数字中间先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再提高,这就是创新型的研究模式。
获得“成思危虚拟经济全球奖”,对我是鞭策,让我在教学科研中不忘传承他自强不息、创新思维、严谨治学的精神,带领我的学生在中国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
石教授的奋斗、担当和爱国精神是对成先生精神的继承,将激励一代代学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接续奋斗。
石勇教授在颁奖典礼上做主题演讲
(稿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成思危虚拟经济全球奖”获奖人石勇教授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