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先生

  • 创建于 2024-07-12
  • 4255

 

编者按:九年前的今天,成思危先生离开了我们。家人根据先生的遗愿,将他生前的工资、稿费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支持风险投资、经济管理、现代金融等创新研究、人才培养与政策推动的公益基金,特设立了“成思危全球奖”、“成思危教育奖”、“成思危社会企业奖”,支持《中国风险投资》杂志和“中国风险投资研究”公众号的业界交流平台。“成思危教育奖”每年夏季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成思危奖秘书处组织评委会评选出“成思危优秀教师奖” 、“成思危优秀科研成果奖”、 “成思危优秀学生奖”、“成思危奖学金”。

今天,我们特别节选张景安部长为《中国风险投资》7月刊撰写的卷首语和部分获奖代表的发言,以示纪念。

卷首语

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被称为“创投十七条”),围绕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与差异化监管、健全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等五大方面提出17条具体举措,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至2005年中国风险投资快速发展的开端期,尤其是成思危副委员长领导的民建中央做了几年的深入研究和推动工作,于1998年全国政协大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推动了中国风险投资业迅猛发展。第二阶段是2005年至2015年中国风险投资的规范发展期,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获得显著成长。2016年至今中国风险投资进入发展的第三阶段,今天也是成委员长离开我们整整9年,我们希望继承他的高瞻远瞩与研究务实的精神,推动更多的支持政策落地与风险投资的立法进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创新与科技的发展。相信在多方共建之下,中国创投业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2024年7月12日

 

 

 

【作者简介】

张景安,博士,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副主席,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风险投资杂志主编;全国高新区改革专委会主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1980年开始参与我国多项科技政策的调研与起草,是科技政策与科技战略专家,发表著作十余部论文二百多篇。

曾在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科技政策局、体制改革司,星火办、火炬办等,也曾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曾参与基本法起草。发表《香港基本法与香港研究》等著作与多篇论文。

曾担任原国家科委副处长,处长,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人才分流办公室主任,科技扶贫办公室主任,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兼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科技部秘书长,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

在社会团体方面曾任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常务理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民营科技园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前沿科学》杂志社长等。

 

 

传承成思危精神   共筑科研未来

“成思危优秀学生奖”获奖者代表  关可欣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领导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国科大经管学院23级博士研究生关可欣。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成思危优秀学生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获奖的学生,向老院长成思危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成思危先生以其爱国奋斗、拼搏奉献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无论是从香港回到内地,还是转向管理学,亦或参加民建,成先生在每次重要的转折时点都坚持以国为先,这种治学为国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亦成为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指路灯塔。成先生曾经说过:“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这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学术研究的基石。在我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将这些原则视为行动指南,力求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成果。

过去的几年,我聚焦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这源于现实中有很多经济现象展现出非线性和动态性的特征,需要发展新的技术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刻画。在此情况下,我提出了新的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多重非线性难以同时量化的问题,并将提出的模型方法应用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践之中,努力践行着成先生的做学术研究要根植于中国实践的理念。各位获奖的同学们也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学习阶段,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无论是在科研创新,还是在社会实践,或者是在学生工作上,大家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探索、去实践、去成长。相信这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对成思危基金的最好回报。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社会多的元化,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创新引领时代,用成果回馈社会。

在此,再次感谢成思危基金的支持与肯定。我们每一位获奖者都将珍视这份认可,并承诺不辜负期望,我们将继续在各自的领域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实际行动继承并发扬成思危先生的精神,致力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最后,引用成先生的教诲与同学们共勉:“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谢谢大家!

 

 

以成思危先生为榜样,坚持理想和信念

“成思危优秀学生奖”获奖者代表 马丹丹(右一)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2022级硕士研究生马丹丹,也是2024年度“成思危优秀学生奖”的获奖者之一。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成思危教育奖”的所有获奖学生,对成思危先生、成思危先生的家人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成思危基金会和评审委员会的辛勤工作。感谢您们设立和颁发“成思危教育奖”,以肯定学生们的科研工作。这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不断追求卓越。成思危先生说过:“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能够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确保我们的后天。”您们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意义。

我还要感谢在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亲人和朋友,特别是我的导师姬强研究员。感谢您亦师亦友的悉心教导和培养,您的言传身教,教会我如何踏实做科研,以及做人做事上的深刻启迪。正如成思危先生所说:“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审慎的乐观主义者。”在科研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数据和实验结果,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关注实际问题,努力使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最后,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科研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要谨慎行事,充分考虑各种潜在风险。

展望未来,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成思危先生曾说:“我毕生的抱负就是能为富国强民做点事。”成先生治学为国,所做研究工作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及管理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以成思危先生为榜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专注于自身的努力和付出,为中国的管理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成思危先生及其家人,感谢成思危基金会,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鼓励。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业进步,梦想成真!谢谢大家!

 

 

先生高尚的人格和刻苦勤奋、严谨创新的

科学精神激励我前进

“成思危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者代表  白云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获得成思危优秀科研成果奖,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也很荣幸能够代表获得该奖项的全体老师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对成思危基金会以及进行奖项评审的洪永淼院长、张皎主席、杨翠红院长、姬强研究员、王曙明教授、张冬荣老师和郭琨秘书长致以诚挚感谢。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辛苦付出以及对我们科研工作的认可!也非常感谢经济管理学院一直以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给我们提供锻炼、学习、成长的平台和机会。

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要感谢我所在的研究团队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在张林秀主任的带领下,我从研究中国“三农”问题,拓展了到研究更多亚非国家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研究视野,也深刻认识到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中应有的使命和担当。没有张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以及团队同事们同学们的支持,不可能有我今天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积累。

事实上,当我还是一名本科生的时候,就知道成思危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经济学大家。在求学和工作中,先生高尚的人格和刻苦勤奋、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这次也是怀着十分忐忑和激动的心情提交了申请材料。当我得知自己成为获奖候选人时,非常激动。这个奖既是对我以往科研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科研工作莫大的鼓励。

我将继续传承成思危先生“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为国为民”的精神,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奋力拼搏、不断进取;努力将自己在农业农村发展领域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

最后,衷心祝愿基金会越办越好!祝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安康喜乐精神好、事业学业节节高!谢谢!

 

 

谨记成先生的期望  争取做最优秀的老师

“成思危优秀教师奖”获奖者代表  宋秀芳

 

 

获得这一奖项,非常激动!我2010年起参与经管学院开设的研究生信息检索相关的通识课程的教学,2017年起参与生命学院开设的本科生信息检索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十多年来,这样的获奖机会不是很多。感谢成思危基金会给我们的荣誉!感谢经管学院为教师成长搭建的平台!这一荣誉既是对过去教学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与激励。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是科研创新的“源泉”,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信息素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谨记成先生的期望,紧跟国际研究前沿,认真准备教学资料并上好每一节课,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争取成为领导、同事、同行、同学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