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022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暨2021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顺利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国科大创新创业学院、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学生处、教务部、国内合作处、科研处、校友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科大魏桥国科联合实验室联合承办,并得到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科技促进发展局、科学传播局、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士平公益基金会联合支持。
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董军社,北京市怀柔区副区长季学伟,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晖,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蔡榕,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张敬雷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士平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文梦,国科大校长助理林晓,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助理孙鸿雁,北京市怀柔区科委副主任司卫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副镇长李鹏,北京市长城伟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亮等。
董军社致辞
董军社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民生科技取得显著成效。他指出,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自2018年起,国科大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中国科学院60余家科研院所100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参赛,累计吸引科创投资超10亿元,诞生了一批具有巨大市场发展潜力的“中科系”科创项目,大赛已成为国科大履行科技创新使命担当,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希望参加大赛的师生“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播撒梦想的种子,争做实学实干奋进者,争做创新创业先行者,踔厉奋发、奋起直追,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季学伟致辞
季学伟代表区政府对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认为“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是双创领域的重要赛事,参赛队伍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受到各创新创业团队的青睐与关注,大赛举办至今发掘培育了众多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孵化、扶植了一批优质科技初创企业。今年大赛的主题“逐梦新征程 科技向未来”体现了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突出了“原始创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的理念。他指出,大赛在怀柔举办,正是国科大与怀柔深化校地合作,汇聚各方资源,打造双创平台的生动实践。当前,怀柔区已将建设怀柔科学城作为全区发展统领性工作,正着力构建多维度支撑科学城发展的新型城市形态,培育科学创新生态体系,这也将为怀柔与国科大的交流合作带来广阔空间和重大发展机遇。
刘晖致辞
刘晖在致辞中对“国科大杯”这几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今年的大赛充满了期待。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中关村论坛中指出,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做出新的贡献。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引领下,中关村管委会在硬科技带动新产业生态的形成上,更加关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大数据等领域的原始创新,与本次大赛的赛道主题契合,这为中关村管委会与中科院、国科大的战略合作提供更多的契机。他指出,怀柔科学城建设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离不开中科院系统各院所、院校的支持,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也希望国科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政策和资金上能充分利用北京近年发布的《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及新成立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
张敬雷致辞
张敬雷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第四次参与承办“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随着大赛的日益成熟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不忘初心,始终关心和支持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创新事业发展。国科大与魏桥创业集团共建的魏桥国科联合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从科学到工程的创新生态体系逐步成型,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魏桥创业集团与国科大、中科院金属所、自动化所、理化所、工程热物理所等在高端化学材料、低碳零碳技术、高端金属材料、智能技术、仿生技术、航空装备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工程化和应用创新平台。在科教人才方面,不断探索“双招、双聘”等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全方位、多渠道打造人才高地,为提升人才队伍科教水平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表示,魏桥创业集团将会进一步深化与国科大的合作,回报国家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打造集“科技研发、创新孵化、产业育成、服务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生态。魏桥创业集团将联合士平公益基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年才俊进行创新、创业工作,并致力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事业。
蔡榕致辞
蔡榕在致辞中表示,创新创业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双创就是要强化创新驱动,打通产学研用通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和跨界融合,使更多科技成果通过双创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创主体脱颖而出。“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是推动中科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实现青年科技人员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实现青年科技人员科研价值的重要举措。空天院将一如既往全面开放研究所在科技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团队、创新导师等方面的资源,全力协助国科大办好2022“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本次活动还颁发了2021年大赛总决赛的各项目奖项、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和杰出贡献奖。
总决赛三等奖获奖团队代表领奖
国科大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岗,国科大校友会办公室主任刘红雨,国科大党委教师工作部离退休管理办公室主任周晓慧,国科大医学中心副主任秦晓飞为总决赛三等奖获奖团队代表颁奖。获奖项目代表垃圾分拣机器人、中科和光(天津)应用激光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云洋物联技术有限公司、高性能格子多相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开发团队成员上台领奖。
总决赛二等奖获奖团队代表领奖
刘晖、蔡榕、张文梦为总决赛二等奖获奖团队代表颁奖。获奖项目代表人民中科(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雷欧尼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弧光量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团队成员上台领奖。
总决赛一等奖获奖团队代表领奖
董军社、季学伟、张敬雷为总决赛一等奖获奖团队颁奖。获奖项目绿色精密激光清洗装备产业化、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中科卫星(山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团队成员代表上台领奖。
优秀指导教师代表领奖
国科大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文宣,国科大本科部副部长丁云云,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常宏武为获得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的教师代表颁奖。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接收机项目指导老师徐颖、罗瑞丹,高性能格子多相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开发项目指导老师王利民,垃圾分拣机器人项目指导老师胡斌的代表上台领奖。
优秀组织单位代表领奖
林晓、王岗,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硕为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单位代表颁奖。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助理孙鸿雁,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科技促进发展处处长滕启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合作处处长黄孝文,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孙守胜,中科院纳米能源所产业办副主任申彩霞作为获奖单位代表上台领奖。
杰出贡献奖
董军社为杰出贡献奖获奖单位士平公益基金会颁奖,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文梦上台领奖。
参赛企业代表周健发表获奖感言
中科卫星总经理周健作为企业代表发表获奖感言。周健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团队获奖的激动之情,对参赛过程中体验到的赛道选择科学、赛制安排合理、组织过程严密、评审标准客观公正表示赞叹,同时对大赛组委会的专业化服务和敬业精神表示衷心感谢。回顾过去一年的参赛历程自己和团队成长迅速。他祝愿在2022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中的参赛队伍能够在双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行稳致远、再创辉煌。
学生代表付少童发表获奖感言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级直博生付少童作为学生代表发表获奖感言,他在发言中将自己和团队的创业道路进行了简单回顾,从2021年“国科大杯”的启动到“国科之星”双创训练营再到最终总决赛获奖,完整的全程参与,让他和他的团队学会了从科学研究角度到实际落地角度去思考。在一次次路演、一次次经营模拟中,不断迸发出崭新的思路和更加完备的决策,同时对自己团队的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和定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他表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不会影响科研进度,反而是一个让学生们走出象牙塔,了解社会真正需求的绝佳机会。通过参赛,可以帮助学生们更为了解国内相关领域短板,更加坚定钻研的信心和使命感。
启动仪式照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伴随着2021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的举行,2022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正式拉开序幕。董军社、季学伟、张敬雷、刘晖、蔡榕、林晓、赵硕共同上台,与大家一起见证了2022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
仪式现场照片
怀柔区相关职能部门、中科院相关研究院所、国科大相关院系、2021年“国科大杯”总决赛获奖团队代表以及国科嘉和、中科创星、真格基金、中信环保等投资机构代表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由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楠主持。
杨楠主持启动仪式暨颁奖典礼
本次大赛以“逐梦新征程 科技向未来”为主题,旨在提高学生、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动力,推动学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落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发展。大赛举办时间为7月至10月,面向国科大全体师生、校友及中科院全体科研人员,同时欢迎社会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加。
大赛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设七个分项赛,分别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硬件、新材料、高端装备、生命科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等产业领域的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与突破,鼓励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项目参赛,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参赛,鼓励军民融合项目参赛,鼓励具有自主创新特色、高成长潜力及产业化前景的技术、产品、制造、创意、服务项目参赛。
大赛总奖金池300万元,设项目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伯乐奖、优秀组织单位奖,并为参赛项目提供项目辅导、落地孵化支持、融资服务、资源对接及宣传推广等多项赛后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