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杰作客“两弹一星”纪念馆首场党史国史学习报告会

  • 创建于 2021-04-28
  • 19872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推动“两弹一星”精神在国科大、中国科学院的传承和弘扬,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科普系列讲座联合明德讲堂,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国史学习专场。

  4月23日下午,雁栖湖校区教二楼105教室座无虚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计算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原会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顾问郭传杰研究员亲临专场,做《两弹一星元勋:小故事闪烁不朽精神——我的亲历亲见与亲闻》报告,与国科大学子分享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生平趣事。本场报告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国科大基金会理事长董军社主持。

董军社主持报告

  讲座伊始,郭传杰带领同学们一同回顾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紧密联系,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7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我们所处的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就是“两弹一星”研制的发源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也将由现在的国科大学子传承下去。

  随后郭传杰分享了他与各位“两弹一星”元勋相处经历,从小事出发,以小见大,彰显出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品质和不朽精神。

  第一个讲述的就是钱学森院士在制定“863计划”期间的故事。当时鉴于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多位科学家提出要追赶世界高新技术的建议,然而制定怎样的发展方向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钱老高屋建瓴,不仅仅考虑自身的研究方向,而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提纲挈领地确立了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7个重点研究领域。紧接着,温家宝第一次看望何泽慧先生的故事;郭永怀院士与李佩先生二人心念祖国投身教育的炽热情感;彭桓武院士能记住复杂的物理公式,但记不住军棋的大小顺序的趣事和提携后辈学生的无私精神;周光召院士的节俭生活态度;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低调的为人处世风格……都在郭老师生动的语言中娓娓道来。

郭老师讲述钱老往事

  最后讲述的这位有些特别,杨承宗先生,他不是院士也不是“两弹一星”元勋,可他的功绩不能忘却。他自己动手建成一套生产性实验装置,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纯化处理了上百吨各地土法冶炼生产的重铀酸铵,生产出了符合原子弹原材料要求的纯铀化合物2.5吨,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爆提前3个月准备好铀原料物质,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未能当选院士和“两弹一星”元勋。郭老师曾问过杨老,没有这些光环心里是否有过不满,但杨老却一笑而过,“事情有人做就行,至于是谁做的无所谓吧”。杨老这份豁达且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正是当今科研工作者应修炼的品质。

郭传杰分享老科学家的生平趣事

  “两弹一星”的故事已经过去近60年,曾经的研发基地也变得荒芜,而我们为什么要回溯的历史?一方面,历史绝对不能忘记!先辈们付出鲜血和生命才摆脱落后挨打的境地,新时代的学子绝不能辜负先辈的遗志。另一方面,这也是现实的需求,我国建设科技强国任重道远,现有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学术不端行为尚未完全遏止,种种短板需要青年科学家秉持“两弹一星”精神去改善。

郭传杰近距离倾听同学的问题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会后同学们针对杨承宗先生的伟大事迹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展历程等内容踊跃地向郭传杰提问,郭传杰对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回答。在座的同学感到收获颇丰。

报告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