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攀登者赋能——记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

  • 创建于 2020-09-10
  • 3260


导  读

13年前的9月,一笔从香港远道而来的捐助抵达北京。

从那个秋天起,中国科学院的师生作为中国科技“国家队”的“队员”,每年都会收到来自一位香港女士的爱心支持。

13年后的今天,捐赠人朱李月华的捐赠资金已累计达2200万元人民币,中科院内有4400余位师生获得过她设立的奖学奖教金荣誉。

获奖者中不乏院士、杰青等佼佼者。其中,从2008年至2017年,中科院有43.2%的“杰青”在成为“杰青”前,是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今天恰逢教师节,《中国科学报》专访了这位一直关心祖国科教事业的捐赠人,也带来了4位获奖教师(包括两位中科院院士)的故事。

 

 作者 | 任芳言 韩扬眉 

只有力争上游,才能成长蜕变

——国科大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朱李月华专访

13年前的秋天,在人民大会堂,伴随着捐赠仪式的音乐响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正式成立。

13年后,这个奖项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的品牌项目,在中科院内获得这项荣誉的已有4400余人。

其中,有来自中科院各个下属培养单位的博士生,有常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的科研工作者。

在奖金捐赠人、香港金利丰集团总裁朱李月华看来,能够在中科院占有一席之地的人,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经历了长年累月的学习与拼搏。

 
朱李月华

“我相信,只有拥有这种力争上游心态的人,才能凭一己之力成长蜕变。我希望一众教师和学生能知道,他们并不是孤独地走在这条路上,社会上仍有人非常支持他们向自己的目标进发。”朱李月华表示。

祖籍广东东莞的朱李月华自幼在香港长大,于上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1992年,看到祖国巨大发展潜力的她与家人一道回到香港,创办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

朱李月华说,虽然自己长期接受西方教育,但始终坚持一个信念:祖国是我的母亲。之后数十年,她见证了香港与内地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科技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深信,除了金融业,科技也肯定是全球未来重要的竞争领域之一。我国的顶尖科学家不甘人后,我也非常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资源。”朱李月华表示。

在这样的念头下,“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于2007年正式成立。奖项分“优秀博士生奖”和“优秀教师奖”,每人奖励额度为5000元人民币。

“优秀博士生奖”用于奖励每年在中科院所属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习的博士研究生。为支持和鼓励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每年300个奖励名额中,有120个名额专门用于奖励西部地区的博士研究生。

 “除了奖学金,我也希望能回报辛苦教育下一代科技人才的优秀教师”,朱李月华表示,每年100人“奖教金”的设立别有一番用意。

在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的悉心管理下,“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对中科院系统师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奖教金名单中,不乏院士、杰青等佼佼者,其中,截至2017年底,183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研究者中,有43.2%的获奖者在成为杰青前获得过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时光飞逝,一批批科技人才崭露头角,朱李月华的捐助也一直在继续。“科技竞赛不争一日之长短。”朱李月华表示,科学家实现一些超人的远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需要通过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

“我希望通过设立这一奖项、通过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在资金、资源各方面支持这些明日科技界的英雄。也希望能抛砖引玉,让社会各界,包括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为科教事业多做贡献。”朱李月华坦言。

往来于香港和内地,朱李月华曾与一些获奖师生有过当面交流。在和学生对话时,她注意到不少学生都有出国交流的经历,也很喜欢在国外学习的时光。

“作为海归派,我也曾在美国读书、工作生活多年,我理解大家对外国生活的向往。但毕业后,现实中的挑战困难绝不比国内少,甚至因为不是本地人,要面临更大的困难。”朱李月华说。

对此,她衷心寄语年轻学子:“在规划未来时,把这点纳入考量。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会遇到压力和困难,国外绝不是乌托邦。有迎难而上的魄力、见识,加上努力不懈,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成功。”

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获得者的故事

“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给予老师们的最高荣誉,也是对我多年来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肯定,我感到很荣幸。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的设立,对于中科院的老师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引导和激励。”

电话那头,正在青海进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中科院院士丁林向《中国科学报》简短地表达了获奖感言。

丁林是国科大岗位教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也是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以下简称“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的获得者。

最新一届评选中,国科大总计有100位教师获得了该奖项。培养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祖国事业的人才,是国科大育人的根本,也是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对“中科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的庄严承诺。

自2007年“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成立以来,捐赠人朱李月华女士已捐赠资金总额达2200万元人民币。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为攀登者们助力赋能。

 

2007年,白春礼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代表中科院接受朱李月华女士捐赠1000万元,设立“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

丁林: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探索者

     

“在科学上取得一点点进步都很不容易,必须有1万小时的科学训练,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才能把冷板凳长久地坐下去。”丁林说。

“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非常支持中科院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而丁林恰恰是这类人的代表——他常年扎根西部、为西部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4年,19岁的丁林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就读,迈出了他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的第一步。之后,丁林从事科研工作近30年,他始终胸怀祖国,带着服务西部地区的信念,勇攀青藏高原的科学高峰。

正在野外考察的丁林院士

丁林曾作为科考队队长,率领队员探秘“生命禁区”可可西里。

他发现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碰撞前陆盆地系统,提出了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间和方式的新认识,建立了高原大陆岩石圈双向俯冲的岩石大地构造模型,定量恢复了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历史,是国际地球科学前1%的高引用科学家。

除却履历上这些重磅成果和身份,丁林还担纲了一个角色:一名从教20多年的老师。

丁林的脸上带着青藏高原强烈辐射馈赠的高原红,当他走进国科大的教室,将“科学”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便开始带领学生攀登青藏高原的“科学海拔”。

近5年来,丁林作为主讲教师,为国科大研究生开设了三门课程:《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效应》《地表过程与地貌学》《板块构造与青藏高原演化》,每一门都与青藏高原研究紧密相连。

这样设置课程有特殊的考量: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与青藏高原有关的工作。

因此,丁林在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时,非常注意融入青藏高原的形成、隆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历史因素,国内对板块构造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甚至在大学教育中,尚未有专门的板块构造课程,但在国际上,板块构造理论已经发展了50余年,逐渐演化完善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由此达成的共识是:在本世纪,青藏高原可能会成为建立和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最理想的实验室。

守着这样的宝藏,丁林力图通过体系化的三门课程,尽可能弥补国内在板块构造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短板。

在丁林的学生、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博士生熊中玉心中,丁老师身上充分体现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 这种科学家精神始终激励、引导着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做出新成果,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李永舫:没有假期的人

“李老师是全组唯一没有假期的人。”已从国科大毕业的博士生孙晨凯这样评价自己的导师——国科大岗位教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永舫。

 出生于1948年的李永舫,人生履历表上刻着时代的烙痕:少年时挨饿,高中毕业时务农。1977年高考恢复后,当了9年农民的他,以29岁“高龄”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抗菌素专业(现生物工程专业),1979年又提前考取该校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走上科研道路。

从读书时成为当时华东化工学院副教授胡英(现为中科院院士)的《物理化学》课程助教,到带领课题组潜心研究光伏材料和太阳能电池,再到培养出一批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几十载学习和研究生涯,李永舫经历了一系列身份转换。

但无论做科研还是教学、当学生还是老师,他都强调做事要有清晰的思路。

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李永舫与化学所另外两位老师接到新的任务:共同执教《化学原理》。

李永舫从事有机光伏材料研究已有几十年,但为本科生上课还是头一回,而且,这门课是化学、材料、生物等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重要性不言而喻。在60个课时内,他不仅要带领大一新生了解化学世界的框架,更要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自学能力。

 


李永舫院士为本科生授课 

如何在教育和科研之间转换角色?没有丝毫松懈,李永舫开始认真准备。

除了请北京大学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比对国内外名校的课程资料外,他还把近500页的教材通读了好几遍。刚开始教课时,2个小时的课程内容,李永舫要花20个小时备课。

对刚入门的新生而言,把握化学这门学科的整体脉络并非易事。但在李永舫这里,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清清楚楚。

他好似一位园林造景师,不同章节出现的概念仿佛园林中的一棵棵树、一座座假山,他深知如何排布它们的出场次序,每到一处,就将涉及的背景知识娓娓道来,让学生在心中生出框架,再开枝散叶。

课堂上,李永舫还会引入最前沿的成果,用重磅论文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李永舫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超过11个小时。除了大年初一,只要不出差,他从来都是早上8点前到办公室。

为本科生上课,李永舫也保持了一项超常规的纪录:从2014年到2019年,无一次调停课。赶上上课当天要出差,他就把行李拎到教室、下课后直奔车站。若遇到院士大会这类封闭式会议期间有课,他会专门请假赶回学校,上完课再接着去开会。每逢期末监考,他一定亲自到场。改起教案或论文来,他从来都是仔仔细细从头改到尾。

李永舫用八个字回应他对教学、科研事业的体会:热爱、用心、努力、认真。

对于获得“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优秀教师奖)”,李永舫表示,“对老师而言,拿到优秀教师奖是很好的荣誉”。他又提到,“希望以后多推荐一些年轻的老师,鼓励他们努力投身到教学工作,让国科大的本科教学再往前进一步”。

孙应飞:平行世界里的穿行者

在“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优秀教师奖)”的评选标准中,“热爱教育工作”这一条列在首位。

对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孙应飞而言,教学就是他的现实世界,而他要上的《随机过程》这一课程,则须教会学生在抽象和虚拟中理解建模的意义。

教学数十年,孙应飞面向研究生开设的《随机过程》早已驰名校内外。无论是决定一场运动比赛的时长,还是确定一件商品的保修期,在课程中都能找到答案。

 

孙应飞教授已在国科大从教18年

课程中的知识在物理、生物、通信、控制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在国科大,无论学生来自中科院的电子所、计算所还是信工所、自动化所,《随机过程》往往是导师指明要求学习的一门课。

2000年后,国科大形成“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三统一”即统一招生、教育管理和学位授予。

2002年,孙应飞到中科院研究生院任教,课堂上的学生常以数百人计,他们来自不同的研究所,教育背景、专业基础各不相同。

孙应飞热爱课堂教学一门课正式开始前,他会询问并记录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

课堂上,他常常会仔细观察学生表情,并据此调整上课节奏。

学生来自不同研究所、水平参差不一,遇到本科阶段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孙应飞会注意加强。若讲到某处学生面有困惑,孙应飞察觉后会放慢步调,讲到大部分人听懂为止。

为了便于了解教学情况,孙应飞建立了课程微信群,课下还会和学生单独面对面交流,每次考试阅卷都要亲自参与,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他还会把科研中获得的新思路,提炼分享给学生。

而学生也愿意和孙应飞交流。“学生写论文时,甚至毕业几年后还会和我交流,他们某个地方卡住了、过不去了,我来帮他们推导一下,那也是我的收获。”

一所高校,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和年轻学者。而将“学生”与“学者”连接起来的,正是教学。

孙应飞有很多次改变职业的机会,但他说:“我喜欢上课,教师要有一个操守,如果一会儿是老板一会儿是老师,那就不行。”

孙应飞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对课堂的执着,被他带过的一届又一届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多年来,孙应飞的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好评,更是得到学院教学督导组的高分评价。线下与线上,孙应飞每学年上课课时长达110学时,保持着11项课程指标全优的教学质量。

孙应飞钟情于课堂、执着于教学,心甘情愿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科研与教育事业,获得“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优秀教师奖)”,实至名归。

黄辉:万里回归 报效祖国

2013年,黄辉的人生与事业迈入高峰,在全美大型能源集团之一康菲石油公司替代能源研究组任职。

他与合作者把有机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率纪录提到当时世界最高,年薪超出美国平均薪资。此时的他,已在美国学习工作十年整,事业顺利,生活幸福。

但黄辉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回国,报效祖国。

2003年出国深造时,黄辉就抱着学成一定归国的想法。在科研事业中取得成就后,他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面对不解和疑惑,黄辉坚定地说:“作为中国人,回国并不需要理由。中国人只有回到祖国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热爱祖国,热爱教育工作,为祖国建设服务”,这是“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优秀教师奖)”的第一条评选规则,而报效祖国,恰是黄辉追求的人生理想。

在国科大的七年时光,黄辉经历了白手起家“创业”的艰辛,也收获过攻下科研难关时的喜悦,但最令他难忘的,是教书育人、桃李天下的那份自豪。

作为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黄辉开设了专业课《有机半导体材料》、研讨课《功能高分子材料》两门课程。

其中,有机半导体材料课程涉及前沿交叉学科方向,在光电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没有现成教材,黄辉便自己编写所有课程教案。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bert B. Grubbs曾告诉我,他上学时从来没有得过第一名,成绩好并不代表创造力强,而真正的科研是创造,是创新的思维。”

在课堂上,黄辉会穿插讲述科学史、科学家的人生经历。他希望通过分享其中的趣事与感悟,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大师的人生与思想。

这也造就了他独特的课堂风格——既有基础前沿并重的知识传授,又有兼顾科学历史的思想传播。

七年来,黄辉播撒下的种子已开花结果。他指导的学生大多获得过各类奖学金,到上海交通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攻读博士或做博士后,还有人在国内知名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黄辉的2014级博士生杨雷还曾获得2020年中科院“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的殊荣。


黄辉教授(左)与学生在实验室工作

2019年,黄辉有了新的任务——主持国科大人力资源部相关工作。他把自己定义为国科大教师群体的“服务者”。今年教师节前夕,他与同事和其他部门共同组织筹备一项活动:全校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教师表彰。

在黄辉看来,相较于其他职业,教师的名誉感很强,构建学校的荣誉体系、激发老师更好地教书育人的念头非常重要。

“学校是由很多普普通通的教师组成的,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传道授业解惑,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我们希望以合理的方式,让每位教师在国科大有归属感。”对于自己的新职务,黄辉这般理解。

黄辉时常同学生讲一句话:“科学家有国界,作为国科大的一名学生,更要有科技报国的信念。”

这正是国科大的建校宗旨之一,也是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坚持的信条。

“看到学生们对科学有兴趣,向着自己理想的目标继续前进,我由衷地感到骄傲。”科学事业后继有人,让黄辉十分欣慰。“报效祖国、科学的精神、感恩的心”,黄辉认为依靠这三点,就能培养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

这也是朱李月华女士捐赠的初衷——让我国不甘人后的顶尖科技人才能够拥有更好的资源去探索。

 

【媒体报道】

为科学攀登者赋能 ——记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

为科学攀登者赋能——记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中国科学报专题)

只有力争上游,才能成长蜕变 ——国科大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朱李月华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