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5月31日,张懿院士的后辈向国科大教育基金会捐赠200万元,设立“张懿院士奖励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在读学生及在学科领域内成绩突出的青年科研人员。
2019年11月1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他说,70年来,中国科学院几代科学家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指出,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庆祝大会上,希望中科院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科学家精神”是什么?优秀的科学家什么样?今天,国晓薇带领大家走近国科大博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懿老师。
2016年,张懿院士在四川成都钒钛产业技术交流会上做重要发言
张懿老师今年80岁。作为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绿色过程工程与环境工程专家,在80岁生日之际,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她的后辈学者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了张懿院士奖励基金。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董军社称赞张懿院士是国科大立德树人的典范。
董军社致辞
祝寿,设立张懿院士奖励基金
不断提高中国过程工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是张懿毕生所求。因此,看到自己的学生,将研究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产业效益,再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回馈科研,继续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张懿颇感欣慰。
除了在学术上指导年轻学者,张懿还经常鼓励大家将成果产业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而这支教育基金的设立,恰恰得益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过去一段时间里,张懿的后辈学者弟子们带领的工业污染控制研究团队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交叉融合化工、冶金和环境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突破了一批制约化工、冶金等行业清洁生产与污染减排的重要卡脖子技术。在中科院和过程所的大力支持下,技术成果得以转化,成功孵化出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工业污染控制技术工程公司。
在张院士80岁生日之际,这一团队便借祝寿之机,从孵化公司中拿出200万元设立张懿奖励基金,“我们感恩于张懿院士对大家的教诲与关怀,而更重要的,是希望激励大家发扬和传承张懿院士那种为国为民的科研报国精神,鼓励更多年轻的学者们从事过程工业绿色化研究”。
“我现在就是希望能把科研成果产业化升级的欠账给还上,这不是简单的成果鉴定、验收、报奖,而是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位80岁的老院士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希望年轻的学者们能一起努力。
张懿与其科研团队
报国,以任何方式
很多人劝张懿,到了这把年纪,应该休息休息,好好治一治过去积压的病。但与她相熟的后辈学者李会泉知道,张懿对没有完成的科研根本“放不下”,她的工作思维和生活已经完全融为一体。
“没人强制,但我自己觉得必须这样。” 张懿微微皱着眉头努力思索,试图说明自己并非伟大,而是她们这代科学家的价值观就是为国为民多付出。“要说给自己攒点钱,真的不会那么考虑问题。让我去住海滨别墅疗养,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是个党员科学家嘛。”她说。
张懿出生在抗战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家庭教育首先帮她建立起了忧国忧民的意识。
那时,她的父亲张晨曦在哈尔滨政法大学尚未结业,就带着一家人到沈阳避难,因家庭负担过重,父亲与地下党友人奔赴解放区抗战的计划未能成行。但父亲把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严肃进取的处世态度深深注入了最钟爱的二女儿张懿心里。
“我一路走来其实很幸运,也很顺利,一直都属于那种好学生。” 张懿笑着回忆。在父亲的督促下,她从小学当少先队大队长、初中做尖子生,195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东北最好的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在课堂上,张懿总是最先举手回答几何题的学生,各科成绩在尖子班里也都是稳定的最优。这给了她宝贵的“自信”和“勇气”,助她在今后的科研生涯中拼搏竞争、攀登科学高峰。
而这所实验中学除了赋予她科学的启蒙,还有深刻的爱国思想。她的同学中有不少解放军干部子女,她羡慕那些孩子曾追随父母保家卫国,甚至曾希望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为拯救人民去经受最严酷的磨练”。
得知“考大学也是国家需要”后,她选择了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彼时,国家需要这批学生以化学工程等为知识基础解决国民经济主体产业的发展问题。张懿想:“选这个专业既可以满足理科的攻坚需求,又能为东北冶金重工业服务。”
对于体验过国家危亡的张懿来说,国泰民安才是最重要的追求。报国,以任何方式,这是她心中始终如一的信念。
使命,她愿意来扛
报国的信念像是被父亲、校园和时代撒在她心中的种子,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懿身上开始显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76年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她组织大家戴黑纱,骑自行车去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她的丈夫李佐虎说:“虽然我们心里都对这件事都有共识,但她会行动起来。她的执行力极强。”
敢于挑大梁成为张懿身上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自然在学术研究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1978年,在院所领导的支持下,张懿挑大梁组织了镍铬废弃物再循环课题组,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电化学加工产生的污泥环境污染问题。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奖励。
有些人认为既然技术发明已经拿了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为课题研究画上句号,并不愿意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毕竟要将一项新技术推向产业是风险极高的。
但铬等重金属污染的后果极其严重,对人致癌、致畸,对农作物也会产生积累性损害。张懿认为把技术创造出来远远不够,必须要将其应用在各个行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她总感觉自己肩上有种救国救民的使命感,所以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张懿愿意。
“当时组织项目做示范工程困难很大,急得她生病,得了黄疸。” 李佐虎企图用老夫老妻特有的对妻子的心疼:“那我去跟她干吧!没办法,她都已经生病了嘛。”
李佐虎的专业领域恰好是工程物理化学,自称半辈子都在给张懿“打工”。学生们都知道,这两位老师吵了一辈子,也相互扶持一辈子。
企业在南方大山深处,张懿每天拖着病躯翻山上班。浑身上下一点力气也没有,为了不给团队拖后腿,她每天比别人都更早出发。大家劝她去看病,她带回的消息却是“医生说不会传染,我们先把工作完成”。
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推动张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70年代末期,张懿开拓了资源-材料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交叉的综合研究方向,把资源与材料化学化工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融合渗透到环境工程领域,在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综合利用上建立了一系列新技术和应用工程,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90年代初,她在中国科学院开拓了清洁生产技术的新领域,由工业污染末端治理转向清洁工艺源头减排和全过程污染控制研究,主持了国家八五攻关的第一个清洁工艺项目,2个973项目。
1999年,张懿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锁江院士等领导献花
近十年,她一直在研究活性氧在重化工清洁技术中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技术让物质资源的转化过程变得更加清洁、高效。但张懿认为,这项工作仍有升级的空间。
“欠账”,她一定要还
就在前不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举办的一场学术会议上,张懿在发言中还反复表示,未来,她非常希望能够把对国家的“欠账”还上。
当这位老者颤颤巍巍走上讲台,好不容易站稳后缓慢吐出这句话时,现场观众笑着鼓起掌来。这掌声里有理解,有心疼,更有敬佩。
张懿院士发言
近十年来,张懿团队对活性氧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大大改善了多种重金属的冶炼工艺,不过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她对自己的要求。
现在张懿希望能将化学和物理大学科交叉融合,让量子力学模拟和活性氧研究碰撞出新的火花。她设想,如果某种方式的活化能够让电子能级跃迁更容易发生和控制,我们就能更加高效地利用物质的内能,比如更加安全、高效地开发核能。如果这一设想能够实现,将为解决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难题提供一种新思路。
80岁的张懿心中还住着那个组织去天安门广场游行、挺身而出扛起重大科研项目的年轻人。时间带走了她矫健的步伐、灵敏的听力、飞速运转的思维,但没有带走她报国的信念、肩上的使命感,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她总认为自己目前所得到的成绩只能算是个逗号,不能说是句号 。”学生郑诗礼说:“直到现在张老师还在科研一线,对自己的要求还是那么高,每次做报告都要求必须有新东西,材料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修改。”
“这几天我还买了一本最新的学术杂志。” 张懿对学术的激情丝毫没有减退。虽然过不了多久她就会收到退休证,但以她的个性,“欠账”是一定要还的。
事实上,在张懿的影响下,她课题组中的中坚力量、四十多岁的学者齐涛、李会泉、曹宏斌、郑诗礼等人也“已经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变成了成熟的建设者”,“开拓、进取、勇攀高峰”,他们越来越像张懿。
张懿所说的“欠账”,学生们也在努力一起还。李会泉幽默地说:“在张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国家的事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事,我们现在如果晚上不加班,都觉得不舒服。”
2016年,张懿院士78岁生日时,学生献上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
他们在张懿身上真切地看到了“爱国”、“报国”、“使命”、“责任”这些词的意义。正如后辈学者所说的那样:“和这位大家在一起,不但获得了专业上的点拨,还学到了如何为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还有什么比这更贴切的话来形容张懿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