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20位校友19位博导入选2017年新增院士

  • 创建于 2017-11-29
  • 5982

  导语: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科学家的使命就是不断丰富这个全人类受益的知识宝库。2017年的11月对于科学界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长久的辛勤播种与智慧浇灌结成了硕果,在枝叶葳蕤中生长繁茂。

  中国工程院11月27日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67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8日,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揭晓,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这份备受瞩目的两院院士增选名单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有20位校友入选,其中,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国科大同时也有19位博士生导师成为新晋院士,包括1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也许他曾和你并肩同窗,也许他是你的学长师兄,也许你曾经坐在他的课堂里,也许你未来会听他讲课,那么今天,让我们带着祝福和感谢重新来认识下他们吧!

                  院士校友

马余刚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68年生,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物理系,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在重离子核反应、放射性核束反应和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等重要的前沿领域,提出了众多具有很强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理论与方法。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马余刚牵头完成的“重离子碰撞中的反物质探测和夸克物质的强子谱学与集体性质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李儒新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1969年10月生,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

  自1998年回国工作后,一直致力于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与强场激光物理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陈志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1965年生,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9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2年2月在德国Augsburg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3月-1994年5月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做博士后。1994年6月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在偏微分方程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非均匀多孔介质流动问题的多尺度计算方法、无界区域波动问题的完美匹配层方法和波源转移算法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成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获冯康科学计算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年获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2006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邀请报告。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龚新高

  现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62年6月生,1982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年调入复旦物理系任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纳米体系物性的理论研究、新型能源材料的设计和计算、表面和界面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项。 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韩占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云南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1965年生,1984年在河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圣体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

  长期从事恒星结构与演化的研究工作,他提出并系统发展了大样本恒星演化理论,对恒星演化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建立了热亚矮星等特殊恒星的形成模型,使特殊恒星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将双星应用于星系研究,开拓了星系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共在顶级天文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29篇,2014年起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谢作伟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1月生,198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6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取得由柏林工业大学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为金属碳硼烷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结构研究,碳硼烷阴离子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小分子的活化及其大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讲座学者奖,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奖项。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种康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讲授研究生课程《高级植物发育生物学》。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62年4月生,1984年在兰州大学植物生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和1993年分别在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是植物器官发生和发育及其环境应答的分子机理。以水稻、小麦和拟南芥等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手段,揭示器官发生(如开花、根的形成)基因调控模式和控制途径,探索作物分子遗传改良的可能途径,揭示了小麦开花与春化作用分子机理、水稻感受低温信号的分子应答机制及水稻激素信号互作调控器官发生的分子网络新机制等重要分子机制。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MBO J、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蒋华良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65年1月生,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2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硕士学位,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长期致力药学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他通过生物学、化学和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开展原创药物研究新策略与新方法、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药物靶标调控机制等研究。迄今已在国际学刊上发表了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综述10篇;合编专著16本,译著2本;被他引6000余次。申请专利115项,已授权35项,实现成果转让3项(合同金额达1.8亿)。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魏辅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讲授研究生课程《保护生物学》。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目前重点开展大熊猫和小熊猫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在Nature Genetics, PNAS, Current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Molecular Ecology, Conservation Biology,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Mammalogy, Biology Letter,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 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丁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讲授研究生课程《地表过程与地貌学》、《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效应》、《板块构造与青藏高原演化》。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现任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曾获首届(95年)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006年获构造地质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入选“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2009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邵明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讲授研究生课程《土壤物理学》、《科技英语写作》。1985年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5年起在水土保持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6年获美国衣阿华州立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英国里丁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俄勒岗州立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衣阿华州立科技大学等开展合作研究工作。1996年起任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 兼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院长。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潘永信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讲授研究生课程《沉积地质学》。1985年于武汉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中国地质大学获硕士学位,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古地磁学、生物地磁学、生物源磁性纳米矿物磁学与应用、岩石磁学等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SCI他引2671次,SCI-H因子32;获发明专利4项;主编国际刊物专辑3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德国洪堡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等。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王建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和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光获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空间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分会副理事长,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共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和卫星型号等重大课题,他负责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用型模块化机载成像光谱仪;提出并正在研制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集成系统;主持环境卫星主载荷——红外相机和嫦娥计划中 激光高度计的研制;极力构筑上海空间信息系统的技术框架,促进空间信息的应用和产业化;瞄准国际光学遥感的最前沿,不断研发新一代空间载遥感仪器。他在光电探测领域的研究中获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田永君

  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为河北省首位长江学者。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常务理事,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Physics等刊物特约审稿人,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王小凡

  著名癌症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终身教授。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并在当年举办的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 (CUSBEA) 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赴美留学。1986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癌症生物学大家Robert A. Weinberg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被聘为杜克大学药理学和肿瘤生物学系助理教授,成为最早在杜克大学执教的华人教授之一。

  在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与修复、肿瘤微环境等多个癌症相关领域做出重要学术贡献,尤其在TGF-β相关研究领域取得国际瞩目的成就。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周  济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10月生,1983年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取得学士学位,1986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在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和低温共烧陶瓷(LTCC)介质材料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无源电子元器件片式化和集成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内片式电感器和无源集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提出了通过超材料与自然材料融合构筑新型功能材料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率先发展出了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等一系列新材料。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汤广福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原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199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发明专利“一种自冷式晶闸管阀”和“一种换流阀运行试验装置的控制保护系统”。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吴丰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65年生,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水质基准、湖泊污染过程和控制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在国际金属生物毒性预测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创新了我国水质基准理论与方法学研究。他创建和领导的团队在国内外环境基准和湖泊环境保护领域有重要影响力。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顾敏

  1982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先后于1984、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获硕士、博士学位。澳大利亚科学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微光子学中心首任主任、光电子学首席终身杰出教授,斯威本大学副校长,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主席。

  顾敏是公认的三维光学成像理论的国际权威和先驱之一。在三维光学成像理论、混浊介质中的光传输的研究、多光子诱导物理和生物纳米光子学领域的研究方面一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李凯

  197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 ,1986年于耶鲁(Yale)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于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现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海外校友分会—美国东部校友分会联络人。

  在计算机领域特别是分布式计算取得杰出的研究成就,提出了分布式存储(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DSM)的设计思想,对后来的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甚至今天的云计算都有深远的影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共19人,其中11人为校友


何国威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讲授研究生课程《高等流体力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湍流的统计理论和计算模型、多尺度大涡模拟方法(湍流噪声和化学反应流的大涡模拟)、微纳尺度流动、非线性动力学。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蔡荣根

  中国科学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讲授研究生课程《广义相对论(理论物理方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相继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理论物理中心、日本大阪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2014/2015/2016年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录。在黑洞物理、弯曲时空场论、引力的全息性质、早期宇宙学、超弦理论等方面发表了两百多篇论文,被引用10000 余次。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张东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量子散射理论与计算方法、分子体系势能面构造。发表研究论文211篇,其中SCI收录205篇,EI收录109篇;总引用6426次。以唯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了8篇Science、5篇PNAS、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文章。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新加坡国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奖项奖励。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岳建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先导结构的发现与研究,包括新颖结构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以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完成和负责完成数十种药用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获得 1200 余个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超过 500 个,一些新化合物基本骨架十分新颖。发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合成。这些研究为解决一些名贵中草药的重大化学和生物活性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 120 篇,申请专利多项。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赵宇亮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及副主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讲授研究生课程《纳米生物材料》。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开创了纳米毒理学领域在我国的起步、形成和发展,同时使中国在该领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目前主要从事纳米毒理学、纳米药物以及放射化学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纳米表面化学、纳米技术(NST)与核技术(NST)、以及同步辐射技术的交叉。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徐涛 (任晖摄)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2014级本科生1408班科学家班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万人计划获得者。讲授研究生课程《细胞成像技术》,本科课程《生命科学导论》和《普通生物学实验》。

  1996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至1999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9至2000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任高级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糖尿病分子机制和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在囊泡分泌调控的分子机制、GLUT4储存囊泡转运及其调控机制、钙释放激活钙离子通道(CRAC)的激活机制和分子构成、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在Cell、Cell Metabolism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Neuron、J. Cell Biology、PNAS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徐义刚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讲授研究生课程《火成岩石学》。

  主要从事地幔岩石学研究。发现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之前的快速地壳穹状隆起,揭示峨眉山LIP的深部结构、地壳穹窿以及火山岩类型空间分布存在协同变化规律,确证其与中-晚二叠世生物灭绝事件同时,为地幔柱影响下固体地球不同圈层的系统行为研究提供了范例。通过重建岩石圈热状态,为华北岩石圈巨量减薄提供了关键证据;厘定幔源岩浆从同位素富集型向亏损型转变是克拉通破坏的重要标志,提出岩石圈减薄的热-化学侵蚀机制。发现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源区普遍存在西太平洋俯冲板片组分,阐明大陆板内玄武岩的形成与大洋俯冲的成因联系。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贺泓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讲授研究生课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环境催化原理》。1965年1月生,199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催化、非均相大气化学和灰霾成因、柴油车尾气催化净化、室内空气催化净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专著一部,学术论文320余篇(SCI论文2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包括PNAS,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上发表论文236余篇。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而科学赐予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在离真理最近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