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南开大学刘晓欣、刘骏民教授:成先生从国内经济结构视角论述国际收支状态的理论是虚拟经济分析框架下的经典范例,我们称其为“成思危定理”。借此清明时节纪念先生在虚拟经济研究领域的贡献。
成思危利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析框架,提供了一个从国内经济结构视角阐述国际收支状态的理论,是新分析框架下的经典分析范例之一。
美国工业化时期与经济虚拟化时期内部结构引起了国际收支的根本性变化(见表1)。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美国工业化经济时期其内部结构与国际收支之间关系的逻辑是:美国通过金融项目逆差向欧洲和其他国家提供美元贷款和援助,这些国家拿到美元后向美国购买设备和技术,这一方面直接造成美国持续经常项目国际收支顺差,另一方面也会刺激美国实体经济的扩张。越是通过金融项目逆差输出美元,美元就越是会造成经常项目国际收支顺差,并带动本国实体经济扩张。从日本、德国长期维持工业化经济结构的经验也可看出,工业化经济与贸易顺差之间是互相促进的。整个70年代是个关键的转折期,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经常项目与金融项目各五年逆差和顺差。从1982年起,美国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开始了持续逆差的时期,除1991年有些许顺差之外,其经常项目国际收支一直都是逆差至今,而金融项目的国际收支则转变为持续顺差至今。在虚拟经济替代工业化经济的同时,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替代了持续顺差,金融项目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替代了持续逆差。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条基本定理:持续贸易顺差还是逆差是由国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对结构决定的。实体经济(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经济)的发展与经常项目国际收支顺差正相关,与金融项目国际收支顺差负相关;虚拟经济(金融房地产为核心)的发展与经常项目逆差正相关,与金融项目国际收支逆差负相关。这个国内经济结构变化与国际收支状态变化之间互动的逻辑是成思危最早提出的,成思危将虚拟经济的“介稳性”延伸到经济内部结构与对外经济关系的研究,得到了这个重要认识。我们将虚拟经济与国际收支逆差的互动逻辑称为“成思危定理”。
成思危定理的意义在于将国际收支的决定性因素归于经济内部的供给侧结构,这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定理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美国除非改变其经济的内部结构,否则无论是关税还是挑起其他对外经济摩擦都不会改变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状态。当去工业化与经济虚拟化已成大势的时候,“再工业化”就成了逆势而为;与美国相比,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还限于资产价格泡沫的浅层次,并未引起去工业化和深度的经济虚拟化,因此至今仍能保持工业化的基本经济结构,其经验值得中国高度重视。
(文章节选自《刘晓欣、刘骏民 | 虚拟经济的运行方式、本质及其理论的政策含义——马克思逻辑的历史延伸》https://mp.weixin.qq.com/s/aX80YEJImED-OruJ3FLs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