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暑期学校】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记马石庄报告会

  • 创建于 2012-07-31
  • 2048
马石庄在作报告
马石庄在作报告

7月16日晚,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在S101为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物理科学、信息科学夏令营的营员做了题为“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专题报告。会场座无虚席。

主持人首先对马石庄副院长做了简要介绍。马石庄曾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进行的“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中,在1400多名教师中荣获第一名,一直非常热爱学生工作。 

讲座一开始,马院长就戏称:“传说科学院的学生都是被老马惯坏的,但我认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对于当代青年学子是至关重要的。”马院长亲切地称各位在座的营员为“校友”。他说:“这个报告已经是第62场了,目的是和同学们探讨一下关于人生观的事情,希望对各位同学能有所启发。”他首先指出当代的时代形势,即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就中科院来讲,现在在校学生就有4万左右,其中大约一半是博士。现在中科院的毕业生已有80%输送社会,中科院正在从仅仅是培养科学家的后备军到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通过对研究生心里特质的分析,马院长告诉大家,在科学的领域,失败是常态,所以要具备“且败且战”的精神。期间,马院长和学员们亲切互动,讨论了一个基本而深奥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他指出,人生的活法:青年活在未来;中年活在现在;老年活在过去。生死的三阶段:不怕死但死不得的是少年;不想活但必须活的是中年;活不成但还想活的是老年。最后总结为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父母,好好的活着。 

其次,马院长和营员们探讨了青年之困惑。“我们说追求人生价值,追求真善美。其中,科学求真,却很少思考如何求善如何求美。”马院长强调,当代青年要协调好智慧与欲望,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在困惑和迷茫中是否思考过的自己的“隐形的翅膀”。同时,马院长还从科学的角度指出,人本身具有生物学的软弱性、存在的矛盾和历史的矛盾性,所以,人的困惑很多来自于人的本源。然而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从不同的年代特征出发,马院长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为营员们细致地讲述了从20年代的“科玄论战”到40年代的“西南联大精神”,从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80年代的轰动一时的“潘晓现象”的时代变迁,马院长据此总结出了中国青年人生观论战的周期律,可以有力地推断出进入2000年后的“科学主义之争”的论断。 

再次,马院长着重分析了80、90后新一代的新特点。作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独生一代,孤独以及对人际交往的恐惧成为这一代人的一个时代标签。但同时作为继往开来的新一辈,追逐另类和个性,是这一代人的又一大标签。然而造成这种偏差的根源,在于社会“把教育变成了知识,用智育取代了德育”。然而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只是要思考“能不能”或是“想不想”,而是“想着能不能”,所以,德育和智育的结合才是当今教育发展的王道。 

接下来是一段关于科学和人生关系的精彩论断。马院长通过列举大师的例子,指出,大师们尚且认为“科学是有边界的”,“学问而已,与人无关”,说明科学虽然可以使一个民族强大,却无法让它变的伟大。唯有把人的感性和能动的实践相结合,把责任、使命、奉献牢记心间,才能成为一个全能的人,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服务国家”,才能实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马院长在演讲结束之时向所在的所有夏令营学员提出了希望和寄语。无论是哪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先锋,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是今后的“民族的脊梁”。做到“理论要联系自己,学会为他人活着”。

 最后,在场的学生和马院长进行了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就自己的困惑和不解与马院长做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会场气氛十分活跃。在座的每一位夏令营营员在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受益匪浅,营员们不仅领略了马院长的风采和学识,而且对科学、对人生的态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正如马院长所云,无论今后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我们都要努力做到“理论要联系自己,学会为他人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