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暑期学校】“研精阐微、为民辟用”——记“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暑期学校”国家纳米中心之行

  • 创建于 2012-07-31
  • 2316
国家纳米中心刘前老师为学员们作报告
国家纳米中心刘前老师为学员们作报告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老师为学员们作报告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老师为学员们作报告
暑期学校学员表演的孔雀舞
暑期学校学员表演的孔雀舞
报告结束后的师生交流会
报告结束后的师生交流会

【新闻网讯 记者王坎】7月19日,是“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暑期学校”课程的第五天,今天的主要行程是参观国家纳米中心,时间为期一天。19日上午7时,学员们从玉泉校区驱车赶往位于中关村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纳米中心是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中心,2003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由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纳米中心现有6个研究室、2个实验室和1个发展研究中心,包括纳米器件研究室、纳米材料研究室、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研究室、纳米表征研究室、纳米标准研究室、纳米制造与应用基础研究室、纳米检测实验室、纳米加工技术实验室、发展研究中心。近年来,纳米中心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例如,实现了在石墨烯中精确可控的氮原子掺杂、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纳米级氧化铝比表面积标准物质,等等。在前往纳米中心的路上,同学们也异常兴奋,因为这里是很多学材料的同学梦想的天堂,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去国家纳米中心“掘金”。

刚到纳米中心,该中心研究生部的老师们就迎了出来。老师们热情的招待让学员们感觉很亲切,大家的距离感也消失了。本次参观的安排大体是,上午分组参观部分研究室、研究室,然后由中心的老师位同学门作报告,午餐之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自由交流,下午继续参观其他研究室、研究室,最后返回。

上午的参观开始后,中心的老师就学员们分成了六组,分别由六位博士研究生带领,分批参观纳米中心的研究室和实验室。记者跟随第一组的学员进行了参观,主要参观的是纳米检测实验室和纳米加工技术实验室,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认真细致的给同学们进行讲解、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听得都很仔细,有时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博得了实验室研究人员的肯定。

上午十时,参观告一段落,学员们来到中心二楼的报告厅,中心的老师们为同学们准备了丰盛的学术大餐。在学术报告开始之前,暑期学校的学员们也准备露一手,一支精彩绝伦的孔雀舞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学术报告于十点二十分正式开始。首先给同学们作报告的是纳米中心研究生部的潘海莲老师,潘老师主管的是纳米中心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她的报告自然也离不开研究生招生工作,这个报告正和学员们的口味,大家听得聚精会神。潘老师的报告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纳米中心的基本情况,包括周边环境、反战历史、人才队伍和战略目标等;第二部分是中心的科研情况,包括研究室的情况、国内外合作情况等;第三部分是研究生教育情况,也是潘老师报告的重点,包括研究生培养、就业和多彩的中心生活,这部分的介绍让学员们看到了中心神圣光环下乐趣横生的科研生活。

接着,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张海峰老师为学员介绍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一些情况。该研究所是2012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联合共建的新研究单元,主要以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核心技术为研发目标,在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学及纳米发电机等相关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张老师的介绍主要是集中在对研究所学科与技术发展的介绍,报告中张老师也代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表示了欢迎学员们报考该所研究生的诚意。

上午的报告环节中最后一个出场的是,被评为“三好研究院”的中心科研处处长刘前。刘老师的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除了从学术角度介绍国家纳米中心在纳米技术方面发展的状况外,更为吸引学员们的是,刘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生涯为学员们谈了一些自己的研究心得。在学员们看来,刘老师的学术生涯颇具传奇性,刘老师最早学习的事物理学,后来进入光学领域,现在刘老师主要的研究集中在纳米材料领域。刘前老师现为国际光工程学会(SPIE)、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稀土学会会员,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新概念的薄膜纳米器件制作方法研究、薄膜纳米构造及功能化、薄膜纳米传感器、纳米光存储、纳米褶皱及应用等五个方面。在报告的最后刘老师送给学员两首自己的科研心得改变的两首小诗:“研究是兴趣,失败是常客,不断去努力,终能成正果”、“科研不可怕,内中有奇峰,勇于去挑战,可入桃花源”。刘老师的演讲报告中体现出科研工作的大智慧,学员们听后报以热烈的掌声,以此感谢刘老师的不吝教诲。

中午纳米中心为学员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为了照顾不同学员的口味,午餐中有中式菜肴也有西式快餐,学员们享受完学术大餐后又美美的享用了一顿可口的午餐,大家纷纷盛赞纳米中心的热情款待。

午餐之后进过一个短暂的休息,下午的报告会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下午为同学们准备了四场报告,分别是由来自纳米中心的宫建茹、韩东、韩宝航、贺涛老师来作的。四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分别是:多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医学、超分子纳米材料和纳米材料和器件与太阳能利用。他们的报告都是围绕着自己研究领域展开,主要介绍领域内的研究现状、自己课题组的情况以及领域内的前沿进展。学员们在本科期间学习的专业不尽相同,所以四位老师的研究领域也恰好迎合了学员们的多元化需求,有的偏物理、有的偏化学、有的片生物,基本上每场报告大家听得都很认真,学员们在不同的领域内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

研究结束后,围绕学员们感兴趣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招生问题,师生之间进行了进一步的谈论。中心的老师耐心细致的回答了学员们的每一个问题,从学员们的脸上记者也看到了满意的表情。

两点,下午的参观正式开始。学员们依旧分成六个小组,在博士的带领下参观剩余的研究室。一组的学员们还剩纳米器件研究室、纳米材料研究室、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研究室、纳米表征研究室、纳米标准研究室没有参观,在已经毕业的博士生胜男师姐的带领下,大家一次参观了这几个研究室。胜男是今年刚刚博士毕业,然后马上就要远赴日本工作了,由于现在刚刚结束学生身份,胜男和学员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心理距离,学员们畅所欲言,胜男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员们和这位活泼开朗的师姐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下午四点半,参观结束了,比预计的时间晚了半个小时。学员们也即将离开国家纳米中心,上车前一组的学员们与胜男挥手道别,依依不胜之情胜于言表。中心组织本次参观的老师们也送出了门口,目送同学们上车离去。

 

在回玉泉校区的校车上,记者碰巧跟二班的班长黄威坐在一起。黄威是来自南昌大学的一名学员,在问到今天参观国家纳米中心的感受时,黄威显得很兴奋,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对宫建茹老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而且今天也和宫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感觉跟自己心仪的研究方向很契合。黄威打算回学校后好好准备,如果能够拿到南昌大学的外保名额就选择宫老师的课题组,如果拿不到,自己还是会努力准备2013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争取能够进入中科院。闲聊中记者还了解到,黄威在来北京参加材料学院的暑期学校之前,还参加了中山大学组织的暑期学校,在被问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时,黄威比较真诚的回答,“相比来说,我感觉还是研究生院这边的暑期学校内容比较丰富,这不是恭维。中山大学那边的暑期学校只有三天,除去最后一天的面试我们只剩两天的时间参观学习,感觉太匆忙。研究生院这边时间比较长,参观和报告的时间、场次也比较多,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感觉不虚此行”。快要到站了,记者送上了对于黄威能够继续自己学术生涯的祝福。同时,在此也祝福暑期学校的每个学员,祝福他们能够在暑期学校中找到自己的学术梦想、找到自己的科研归宿,这是对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组织这次暑期学校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