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座】理解他人与认识自我——侯佳儒讲述如何应对最麻烦的人与最棘手的事

  • 创建于 2020-12-03
  • 18113

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人与棘手的事。面对这些麻烦的人与棘手的事,我们从中能够学到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

侯佳儒教授

20201130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法律谈判研究会会长侯佳儒教授,受邀做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在中丹大楼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理性沟通:应对最麻烦的人与最棘手的事》的精彩讲座。该讲座是国科大基金会联合明德讲堂推出的系列公益讲座之一,本场讲座由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国科大基金会副理事长赵红主持。

赵红主持讲座

在中丹大楼这样一栋融合中式元素和丹麦风格的建筑里做讲座,让侯佳儒老师联想到了自己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时的场景。侯佳儒说国际交流离不开谈判,因此他非常鼓励同学们关注谈判、了解谈判、学习谈判。

讲座现场

 

看待他人:理性、理解、体谅、宽容

谈判前首先需要了解他人和自我。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人与棘手的事,学会从正确的角度看待我们认为麻烦与棘手的人和事就是一个学会了解他人的过程。侯佳儒首先用唐纳德·特朗普与各国领导人交往时发生的故事让同学们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麻烦的人——即使是总统也不例外。因此当我们遇到麻烦的人与棘手的事时,不要抱怨、回避。相反,当你能够迎难而上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时,你可能正在迅速成长,不断地走向成功。

“面对一颗枯萎的胡杨树,学艺术的人看到的是它最后的美感,学能源的人想到的是它最后的价值。”我们都受到自己先前经验的限制,不可能从所有角度完全客观地看待某人某物,侯佳儒介绍到。这些经验的预设往往是不自知的,包含着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所受到的种种影响,如环境、家庭、教育......没有一件事的出现在所有人眼里是相同的,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棘手的人和事,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并非如此。

当我们意识到,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受到他过往经历和经验的影响,我们不可能完全客观,他人也不可能完全客观时,我们就应该尽可能抛开自己的预设,尝试更加理性的看待他人,继而能够尝试理解他人,然后学会体谅他人,最终宽容他人。

了解自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洞穴里

电影《杀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小男儿在公园发生争执,其中一个孩子将另一个孩子的嘴打破。两个家庭本意是就孩子的伤害事件进行协商,却在争执与谈论中不自觉流露出了每个人对生活的不满与抱怨。“看起来是谈论孩子,其实都在谈论自己。”侯佳儒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洞穴里,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像盲人摸象,永远是片面的、受限的。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限制条件”,需要不断的观察自我,理解自我。

“人何以成其为人?”自然人,是指生物意义上的人。法律上约束的人,是指能够承担责任的人。社会层面的人,则包含着社会对一个角色如何行为处事的期许。人一出生便是自然人,而我们期望的是更多自我独立、情感独立、思想独立,能够承担责任的人,这也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我们通过自己的经历一点一点建立着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建立自己的坐标系让我们得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了解自己、改造自己是可能的、必要的、需要的,是我们不断修正自己坐标系的过程,帮助我们磨炼意志和心智,让我们得以更加客观、睿智和通透。

融入社会:与他人的沟通

社会是关系的存在,沟通是建立关系的桥梁。“沟通具有三个层次:语义层次、情感层次和身份认知”,侯佳儒介绍到。语义层次就是单纯字面上的意思;情感层次包含着说出这句话时想要表达的情绪;而身份认知层次指对于说话人的认知。侯佳儒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了这三个层次:丈夫下班回家,换鞋时随手一扔。妻子见状说:“你希望谁来收拾?”这句话在语义层面上的意思是讨论谁来收拾,情感层面上则表达出妻子不满的情绪,而从身份认知层面来说,表达出妻子对丈夫的不满。当我们能够从三个层面来考虑与他人的沟通时,我们与他人的交流会更加顺畅。

通过“事”成就“人”:是伙伴不是对手

“所有在生活中出现的人,都可以看成伙伴。”我们向上的发展其实是成为更多群体与组织的“代理人”的过程。在努力成为更大的“代理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依靠着不断“做事”来成就自己。而“做事”,是需要依靠人的。因此生活中遇到的人都可以考虑是否能够与其共事,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应该快速离开,去寻找下一个能够共事的人。“没必要与人结怨,不要让麻烦的人与棘手的事牵绊你”侯佳儒如是说。侯佳儒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哈佛谈判的四原则,以此来指导同学们的人际交往。首先是人和事,即对人客气礼貌,对事坚持原则;第二是利益和立场,学会把立场拆解成利益,找到合作的空间;第三是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方案;最后是客观标准,即尝试用客观的标准评价别人,而非用自己的标准评价别人。


现场互动

互动环节,有同学和侯佳儒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是否会因为接受到更多的信息而更加同质或是更加极端的问题。侯佳儒认为极端想法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互联网给了所有人表达的空间,给了极端想法表达的空间,让我们更容易看到这些极端。网络使得情绪更加容易蔓延,这种蔓延的情绪是积压的力量,很容易爆发,因此也特别需要注意和管控。

最后,侯佳儒再次提到,我们需要更多的谈判人才来让世界理解中国。希望各个领域的同学们关注谈判、了解谈判、学习谈判,用谈判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应对最麻烦的人与最棘手的事。讲座结束后,赵红为侯佳儒颁发了公益导师荣誉证书。

颁发证书

合影留念

 

摄影:蒋倩